冲刺8万亿!“无废城市”开拓固废产业新蓝海

发布时间:2022-01-25 作者来源:中国经济网 浏览次数:407

近年来,我国在深圳等11个城市和雄安新区等5个特殊地区推进“无废城市”建设试点,形成了“无废城市”建设指标体系和一批可推广示范模式。2021年底,生态环境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7个部门和单位联合印发《“十四五”时期“无废城市”建设工作方案》(以下简称《工作方案》),提出推动100个左右地级及以上城市开展“无废城市”建设。

“无废城市”并不是指没有废物的城市,也并非杜绝垃圾的产生,而是从城市管理的角度,有效利用固体废物、降低固体废物产生、解决历史堆存固体废物,保证良性循环,再次拓展固体废物处理的市场空间。

实际上,固体废物的“垃圾山”里也可以藏着金山银山。

“无废城市”建设试点咨询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、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曾指出,建设“无废城市”的潜力和潜在效益巨大。他预计到2030年,我国固体废物分类资源化利用产值规模将达7万亿—8万亿元。

由点到面“无废城市”建设呈现良好态势

过期食品、废旧衣物、破损玩具……几乎每个家庭每天都在淘汰各种固体废物。大大小小的企业生产运营中带来的废弃物也在增加。有关数据显示,全国600多个大中城市中,有1/4的城市缺少堆放垃圾的合适场所。这其中,我国工业固体废物产量平均每年增长10%,综合利用量平均每年也增长10%。而在全球范围内,固废市场成为仅次于水务的第二大环保产业。

“无废城市”建设,是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,从生产生活领域入手,推动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、产业结构、生产方式、生活方式,让固体废物尽可能多地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、最大限度减少末端处置及环境影响的城市发展模式。开展“无废城市”建设,有助于加快推进城市绿色低碳转型,以高水平保护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、创造高品质生活。

2018年初,中央深改委将“无废城市”建设试点工作列入年度工作要点;同年12月,国务院办公厅印发《“无废城市”建设试点工作方案》,“无废城市”建设试点工作正式启动。经过2年多的探索,试点工作取得预期成效。

截至2020年年底,试点共完成改革任务850项、工程项目422项,形成一批可推广示范模式。随着试点工作深入,“无废”理念逐步得到较广泛推广,“无废城市”建设呈现出由点到面发展的良好态势。如,浙江省率先印发《浙江省全域“无废城市”建设工作方案》,在全省推开“无废城市”建设;广东省发布《广东省推进“无废城市”建设试点工作方案》,探索建设珠三角“无废试验区”;重庆市与四川省共同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“无废城市”建设。

与此同时,通过“无废城市”建设试点,构建了一套指标体系,解决一批短板弱项问题,形成一批可复制推广模式,为在全国范围内深入开展“无废城市”建设积累了经验,探索了路径。

“减污+降碳” 推动“无废城市”建设走向深入

“十四五”时期,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、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、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、实现生态环境质量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。

固体废物污染防治“一头连着减污,一头连着降碳”。

生态环境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司司长任勇表示,试点实践表明,“无废城市”建设为系统解决城乡固体废物管理提供了路径,成为城市层面综合治理、系统治理、源头治理固体废物的有力抓手,对减污降碳发挥了很好效果,对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和实现碳达峰、碳中和有重要作用。

以试点地区深圳为例,有数据显示,深圳各类固体废物每天产生量高达44万吨,固废治理显得尤为迫切。深圳以试点建设为契机,将各类固体废物本地无害化处置能力提升到每日6.5万吨,资源化利用处置能力提升到每日14万吨,均比试点前提高了一倍以上。

由此可见,建设“无废城市”十分必要。实际上,作为一种先进的城市管理理念,以及绿色生活方式与城市发展模式,“无废城市”并非我国首创,近年来备受各国追捧,在许多发达国家已经得以充分验证。

一方面,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本身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组成部分,“无废城市”建设又是提升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水平的有效抓手。

此前,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》在主要目标中提出,到2025年,固体废物治理能力明显增强,并对加强固体废物污染治理和稳步推进“无废城市”建设提出具体要求。《工作方案》也提出,“无废城市”建设的目标是:到2025年,“无废城市”固体废物产生强度较快下降,综合利用水平显著提升,无害化处置能力有效保障,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作用充分发挥,基本实现固体废物管理信息“一张网”,“无废”理念得到广泛认同,固体废物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得到明显提升。

在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蒋建国看来,开展“无废城市”建设是推动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重要举措,也是美丽中国建设目标的内在要求。

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李金惠表示,要以现有“无废城市”试点为基础开展示范,进一步凝练和深化试点的经验模式,推动相关经验在其他城市应用。同时,将“无废城市”建设与实现碳达峰、碳中和目标相结合,将“减废”和资源循环纳入减碳体系,通过政策和经济手段促进“减废”。(中国经济网记者杨秀峰)